2)663【活力四射的时代】_梦回大明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中国官员为什么每人都有一只鸡?”

  翻译笑道:“今天是冬至,皇帝赏赐群臣。这种火鸡是从殷州来的,平时不容易看到,皇帝就赏赐大臣们每人一只。”

  “冬至?”哥白尼没听明白,因为翻译不知道该咋翻译,直接使用了“冬至”的汉语音节。

  翻译解释说:“今年以后,就开始回暖了。”

  哥白尼瞬间明白,原来今天是太阳回归日,也是西方圣诞节的起源。

  西方世界许多民族,都把冬至视为太阳神的生日,罗马、叙利亚、波斯的太阳神都在冬至这天诞生。罗马太阳神的生日,由于年代久远、历法不精,因此被定在12月25日,这天被称为“太阳神节”。

  耶稣以前是没有确切生日的,各国胡乱给耶稣庆生,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。直至公元354年,罗马主教才取“罗马太阳神节”,把耶稣生日安排在这天,“圣诞节”由此出现。

  民国时期,中国人把圣诞节,称为“西历冬至”,其实刚好歪打正着。

  哥白尼继续在城中闲逛,陆续看到好几拨游学士子,他好奇道:“中国的年轻学者,为什么都带着一把剑呢?”

  翻译笑道:“如今倡导复古,年轻士子什么都推崇盛唐。携带长剑离开国家,辞别亲人,到远方游学(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),便是盛唐士子的习惯。特别在江南地方,如今商贾大兴,商家子嗣腰缠万金,弱冠之年必定仗剑游学。剑是君子的象征,君子就是品德高尚哲人。同时,剑还能防备歹人,遇到强盗也能自卫。”

  “原来是这样,欧洲也在文艺复兴。”哥白尼点头说。

  翻译名叫张煌,来自广州海商家庭,目前拜入北京物理学院读书。王渊听说哥白尼来中国了,虽然没有立即接见,但还是安排了一个随行翻译。

  哥白尼望着那些仗剑游学的大明士子,不禁有些心生羡慕,他们降生在一个伟大国度的伟大时代。

  至于欧洲,太黑暗了!

  其实,这些仗剑去国、辞亲远游的士子,很多都是找借口四处旅游而已。他们生来不愁吃穿,科举也没什么把握,干脆就追慕盛唐遗风,带着一把破剑到处耍乐。其中的佼佼者,还会写游记和诗词,寄到报社赚取名声和稿费。

  如今兴起一种游学类文学,以名山大川、边塞怀古为主,甚至有人跑去西域,想把楼兰、轮台、车师、交河这些古地名都找出来。

  今年夏天,就有个游学士子声名鹊起。

  此人名叫陈宗儒,父亲原为海盗,后来变成大海商。陈宗儒幼年便拜名师,还跟着父亲去了南洋和印度,考了个秀才便不愿再科举。他先是到北京学习物理,实在学得脑壳疼,干脆呼朋引伴前往河套,同行士子的花销全都由他负责。

  这些家伙甚至北出阴山,骑马到漠北去溜达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w9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