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249【只能灭国了】_梦回大明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会一些冲得快,一些冲得慢,一些冲着冲着就逃跑了。

  如果双方都队形整齐,就要看谁更有胆气。敢不减速、不变阵,还能全力冲锋者,只要数量悬殊不大,基本上属于稳赢那方。

  若双方都头铁硬冲,那将异常惨烈,并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(此时的骑兵阵型不严密,彼此留有对冲的缝隙空间)。

  而在火枪骑兵出现以后,西方骑兵打仗那叫一个难看。

  经常在临近射程的时候,双方骑兵齐刷刷停止前进,任由将领怎么催促都无用,端起火枪在那儿隔空对射——哥萨克骑兵最喜欢这样干,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是雇佣兵,可不愿意为了雇主而赴死。

  说这么多,是因为吐鲁番拥有大量骑兵,王渊很可能面对上万骑兵的冲锋。

  王渊当然不可能以卵击石,带着三千骑兵往上万骑兵队伍里撞,但必须未雨绸缪,提前准备应付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。

  这些骑兵,每天只训练半个时辰马战,主要是怕训练过多马儿掉膘。剩下的时候,都训练纪律和勇气,反正列队训练是必须的。

  至于火铳兵,清一色的三眼铳,射程超过一百六十米,但有效射程不足百米,最佳射程只有五十米。

  在正德朝,鸟铳(前装火绳枪)还未传到中国,大明神机营主要玩的便是三眼铳。

  历史上的戚继光那是真牛逼,他改进西方火枪技术,对抗蒙古骑兵时发明“五雷神机”。五根枪管可旋转轮换射击,相当于步枪版左轮,这玩意儿接敌时还能当狼牙棒使用。

  后来赵士桢发明的迅雷铳,就有点一言难尽了。改进型迅雷铳,可连续发射十八发子弹,子弹打完还能近距离抛射火球。枪管上配有圆形盾牌,枪身支架是一把斧头,敌人来了提起斧头就能厮杀。

  这玩意儿已经属于多管转膛炮,看似优点很多,缺点更为致命:又贵又重,零件还多,不易行军,不易操作,不易养护,一直都无法实用于战场。

  王渊对火器没什么研究,且至今也没时间去研究。

  他唯一能做的,就是带着弟子和工匠,弄出了颗粒化火药。这玩意儿很简单,在制作火药时加入液体,制成糊糊状,风干凝固就会变成颗粒物。

  至于威力,那得慢慢实验,就看用料和工艺如何。

  欧洲此时已经有了重口味颗粒火药,加入尿液将火药风干颗粒化,只因尿液当中含有硝酸盐,但暂时还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。

  中国这边,大概是嘉靖、万历年间,开始拥有制造颗粒火药的技术:是加入烈酒和草木灰,比直接加尿要文雅得多。

  王渊让弟子和工匠们,继续改进颗粒火药,并打算建厂制造火绳枪。

  “西北甘肃,东南泉郡,皆锭铁之薮也;燕京遵化与山西平阳,则皆砂铁之敷也——《天工开物》。”

  甘肃所产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lw9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